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优秀地方培训中心>正文

安徽省郎溪县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

中心简介:

郎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81年,是安徽省1984年首批备案的十六所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具有独立的校园和法人资格,校园占地面积10亩,建有综合楼、办公楼,内设多功能综合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学校现有藏书3万余册,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校30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学校现已发展成集师训、干训、社会培训于一身,融中小学教研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现有校长兼书记1名,副校长1名,副书记1名,中层干部6名。领导班子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年以上,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6人,兼职教研员38人,已形成以自身师资力量为主,上挂高等院校、下联基层中小学的培训网络和工作机制。

主要经验:

1.高度重视,保障有力

为了开展好本期培训工作,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正副局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安排县教师进修学校4名业务骨干人员具体负责培训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与技术工作。开班仪式上,分管教育副县长、我局正副局长等分别讲话。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体学员进行了平台操作及学习相关考核要求培训。各中小学(含幼儿园)按要求尽快遴选培训对象,认真做好报名信息登记及平时的催学、线下研讨和岗位实践研修等工作。县财政局及时划拨了本次培训费,确保培训有序正常进行。

2.精选课程,按需施训

在培训前,我县组织相关培训专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和实地考察等途径和方式,就培训需求进行了专门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我县许多学校和幼儿园在办学水平,科研意识以及教育管理干部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将培训目标主要设定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和更新观念上,试图通过培训,学员能深入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熟悉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开阔视野,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研究教育管理新规律,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学员教育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不断增强,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和践行教育改革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学员能了解、掌握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转变思想,充分认识教育科学规律,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培训对象涉及到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学段,我们将培训班级安排为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中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幼儿园管理干部班。三个班都有必修课、选修课,但各个班的课程各不相同。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训网相关老师做了大量工作,所选课程质量很高、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深受广大学员的喜爱。

3.强化管理,周到服务

为了做好培训工作,我县专门制定了培训管理制度,分工到人,职责到人。学员的学习成果直接与上岗、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等挂钩。我县安排了余洪生、陶小沛、姚文斌、张福来等4名业务骨干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每一季度对班级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对于培训过程中的亮点和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宣传,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报。为了做好管理工作,我局要求这4名管理人员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学员参与学习,与其他学员一样看视频、发帖子、做作业、撰写研修成果,亲身体验学习和培训的全过程,从而为有效指导与管理奠定基础。他们通过平台内公告、电话和深入学校幼儿园一线与学员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有些学员把密码改了但自己又忘记了,他们便及时与周周老师联系,及时取回密码,让学员尽快学习。为了提高学员作业提交的质量,他们经常深入一线对学员进行指导,要求学员平时注意积累案例,将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认识,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只有不断从实际汲取养分,将它们充实到自己的作业或研修成果中,这样原创的作业才有质量和价值。

4.线下研讨,学以致用

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我县先后多次组织学员进行了线下研讨。研讨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在校内研讨。即学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学习中的某一主题在本校内向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汇报,并展开相应的交流和讨论。二是全县范围内研讨和交流。2014年初,我县组织先后组织了中小学校长学习研讨会,大家在一起各抒己见,交流学习体会,发表自己所在学校今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计划。通过线下交流和研讨,广大学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分享到: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