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优秀辅导教师>文字

汪凤英

700.jpg

个人照片

人简介

汪凤英,女,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人,在商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曾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多年来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效果良好;并多次担任国培辅导教师职务,两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工作心得

国培计划(2015)-陕西省乡村中小学校长网络研修项目培训心得

由于组织上的信任,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陕西省校长网络研修辅导班的学习,担任了商南一班的班长。说实话,接下这个班的当初,我很困惑,因为我们的辅导对象是校长,在心理上多少有点怯场,顾虑于校长们对此次培训的不屑。于是乎我本着一颗热心服务,向各位校长们取经问道的心理开始了我的各项工作:

一、全心全意搭建好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培训开始前,我首先建立QQ群和微信群,告知每位校长积极组注册,在规定的注册期限内,又反复通过打电话提醒校长们注册。同时我又通过QQ群公告、班级公告等多种方式向参培校长公告,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日程安排等。我班学员的参训率达到了100%。足以证明,我们的学员教师对待此次“国培”态度端正、认真。

二、尽职尽责出色完成各项辅导工作

(1)作为辅导教师,我首先把自己当做一名学员,每个学习周期,我首先坚持先看课程视频,再看课程简报,认真学习后才去看其他的培训资源,并且在网上浏览学习关于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的所有资源,以备做到和校长们胸有成竹的沟通交流,有时也很好的做到了校长管理当中的指点迷经。在班级学习中我力求总到表率,发帖时不仅要求数量而且讲求质量,学习时间也总是走在班级前面,积极撰写研修日志和学习心得,以一个优秀学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当然,对于学员们发的每一个帖子和日志我都认真浏览,并给与及时的回复,一方面达到和学员的共同互动,另一方面也让学员意识班长对他的关注。校长们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在讨论中撞击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中,我想大家的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2)学员的作业是我们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校长们认真学习的见证,是校长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看,慎重地下评语。90%以上的作业我都下了有针对性的评语。对于不合要求的作业,严格把关作业质量,我都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才退回去让学员重做。从批改校长们的作业中也发现,多数校长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能够把所学的内容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章,也切合实际的道出了在学校管理当中的优秀做法和困惑。

(3)在线研讨及班级研讨:我班学员在线讨论非常积极,每人都有至少5--7条的帖子出现。除专家在线外,我班还有自定的班级研讨话题,每条帖子我都认真阅读,积极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和他们共同交流,让学员觉得老师是认真对待他们的发言的。此外,学员教师还对其它学员的作业,感言,进行自己的评论,截止到我总结之日,我班的学员评论数高达13000条以上。可以看出学员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

(4)精心制作班级简报,充分利用简报将班级精彩评论,精彩作业,精彩感言,精彩跟帖,学员心声等向大家公示,我还精心为简报拟上激励性的简报名称,让大家在简报中看到前进的动力,而且我还将自己浏览到的关于学校管理当中优秀经验做法撰写到简报当中,让校长们从中有所获。同时各学员的评语也给了我办报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一起成功,一起努力将班级简报办出特色。截止培训结束我班出台了6期简报。

三、认认真真做好研后反思

国培中的辅导工作过程,不仅使我丰富了理论知识,完善了辅导员工作方法同时也增进了我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存在的各种问题:

(1) 学员的问题

由于这次是使用远程网络培训,很多学员都是农村校长,在日常工作当中疲于行政应付而对学习研修不够重视,有的甚至拒绝充电,因此在培训中多是应付完成任务而已,因此效果不是很好。

(2)自身的问题

由于自己本身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日常辅导过程中,我也是现学现卖,针对学校管理当中校长们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给于答复,更别说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了,但是我还是特别感谢组织上上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各级领导和学员们的支持;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心中感慨万千!通过国培,我了解了很多、学会了很多;通过国培,我明确了很多,也会转变很多;通过国培,我成熟了很多,收获的更多。

总之一句话:我们结缘国培,享受国培,国培之路让我们硕果累累,衷心感谢国培,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们的辛苦工作!我们一定领会国培精髓,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分享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